防霉劑在皮革上的應(yīng)用!
原料皮在保存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微生物的侵入而霉?fàn)€變質(zhì),而經(jīng)過加工鞣制,成為革以后,雖然對微生物的抵抗力增強(qiáng)了很多,但在適 宜微生物生長繁殖的條件下,仍然會霉變,給外觀和質(zhì)量帶來嚴(yán)重?fù)p壞。
引起皮革霉變的微生物,情況如下:底革工場分離到的微生物有:青霉屬占60%,曲霉屬占17%,擬青霉屬占12%,根霉屬占6%,木霉屬占4%,其它菌占1%。從皮革上分離到的霉菌有:枝頂孢霉、交鏈孢霉、白曲霉、鐵銹曲霉、黃曲霉、煙曲霉、灰綠曲霉、米曲霉、桔青霉、瓶霉、粘鞭霉等。
皮革及其制品之所以容易霉變,因為皮革是由蛋白質(zhì)纖維構(gòu)成的,落在其上的微生物孢子先是利用自身儲備的營養(yǎng)萌發(fā)、生長。同時分泌出蛋白霉(特別是一些能水解膠原纖維的酶類),于是皮革成了它們的營養(yǎng)品,有利于它們的生長繁殖。另外,在一些革制品中,由于表 面涂飾料中含有營養(yǎng)豐富的物質(zhì)(如干酪素),也是易引起霉變的條件。霉變使皮革失去光澤、皺裂、老化。
用防霉劑防止皮革霉變是常用的方法,常見的防霉劑有:對一小硝基苯酚、三氯苯酚、領(lǐng)苯基苯酚、4-硫氰基苯酚、2-氯-4-硝基苯酚、對氯酚鹽、五氯酚鈉、鄰苯基酚鈉、甲酚、對氯苯甲酚等,其中常用的有乙萘酚,在制革加酯工藝中,計入0.3~0.5%。二氯乙烯水楊酰胺,加酯工藝中添加0.2~0.3%,用于涂飾劑,0.3~0.4%。